![]() 一刀一刃
撰文/施文萱 陳怡璇 木雕師傅胡銀祿,阿美族名字叫「卡兆‧馬耀」。聽著長輩所說的部落戰士,英勇故事長大。以前的生活貧困,多數的資源都要靠自己的能力與體力才能獲得。像是打獵、捕魚、種田等,很多事情都需要部落裡的人合力完成,因此傳統生活建立起深厚民族情感,讓他對自己的文化有著濃厚的認同與親密感。 「我想要比好還要更好,想要創新再更創新。」完美主義的胡銀祿,對於木頭的挑選也十分注重,他堅持選用品質優良的木頭,並以純手工的雕刻方式來創作,讓作品更趨精緻,過程中不斷地用鑿刀在作品上做細部修飾,增加作品的立體感,也讓作品更傳神。舉例來說,頭目是部落的精神領袖,帶領著族人一同生活分派工作,胡銀祿以此為創作的主題,花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用木頭刻劃出部落頭目傳奇的領袖魅力,加上原住民粗獷的線條,將作品雕刻的非常細微精緻,紀錄屬於原住民的部落歷史。他認為,「好的作品除了透過技巧性的雕刻外,也必須賦予作品故事性。」 「藝術的美,不是你雕刻的很漂亮,草稿畫的真實,看起來無缺點才是美,技術只是一個學習上的工具,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創新。」在過去,胡銀祿曾教授雕刻技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學習創作與創新,但他並不因此忘記原住民木雕的本質─「粗曠的線條」,他堅稱這是不能改變的。雖然在創作歷程中,曾與學生因為價值觀上的不同而起衝突,但經歷六十餘年的木雕生涯,他仍然堅守著這不能改變的文化傳統。 獲獎多次胡銀祿96年在老婆與友人的支持下,建立「卡兆‧馬耀工作室」,全心的投入原住民的木雕創作,並擔任壽豐鄉平和國小、國中及東華大學雕刻藝術講師,也在平和部落開辦研習課程教導民眾學習木雕。他希望對木雕有興趣的年輕人可以到工作室體驗木雕DIY製作,也希望透過原住民木雕作品為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和紀錄,更藉由木雕作品讓全世界的人了解原住民獨特的文化。 (http://www.peopo.org/news/93493) |
生平及經歷:
1947 民國36年,出生於花蓮縣壽豐鄉 2003 花蓮縣壽豐鄉豐里國小木雕講師 2007 成立「卡兆馬耀木雕文化工作室」 2007 花蓮縣壽豐鄉公所辦理原住民木雕研習講師 2008 屏東全國原住民木雕競賽 佳作 2008 洄瀾美展 2008 力拿恆協會 木雕講師 2008 屏東全國原住民木雕競賽 優選作品兩件 2008 南島文化節 全國十大木雕師 2009 台灣原住民藝師證書 2009 台灣原住民精品證書 2009 屏東全國原住民木雕競賽 佳作 2009 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國際木雕特展 2009 台中縣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原藝原住民手工藝競賽 佳作獎 2010 花蓮縣原住民文化館 個展 2010 第十屆全國原住民木雕 貳獎 2011 花蓮縣壽豐鄉原住民木雕創作技藝班 講師 2011 「全國原住民木雕獎」社會組 第一名 |